近日,东莞茶山一位租户接了一通电话
结果不慎损失80万元
电信诈骗又出新“花样”
骗子采取怎样的的套路?
又该如何防范?
一起来看
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再打电话冒充银行、网贷、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工作人员,将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告知受害人,以取得受害人的信任。声称要帮助受害人注销贷款逾期记录、消除信用卡或者清除支付类平台不良记录、注销违规的网贷,以不注销就会影响个人征信为由,引起受害人的内心恐慌。随后骗子会声称按照他们的操作可以消除不良征信记录,并诱导受害人转账汇款,或者贷款后转账至他们提供的银行账户。
2023年7月16日,茶山镇某租户接到一个自称“京东”平台客服来电,对方称来电是要帮助事主取消京东金条服务,否则会影响征信。事主担心此项服务会影响自己的征信,便相信了这位客服的话,按对方要求下载了“COM”APP,下载安装完毕,对方便在“COM”APP远程指导事主操作,称取消京东金条服务需要向3个不同的账号转账。事主转账多笔后客服失联才发现自己被骗,共损失80万元。
骗子利用非法手段获得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和借款信息,赢得受害人的信任后,发来链接要求下载APP,让受害人打开手机屏幕共享,通过查看受害人手机以进一步获取受害人银行余额、贷款等各种信息。接着编造借口以“利率调整”为饵,以“影响征信”为由进行恐吓,一旦受害者落入了圈套,骗子又编造种种借口要求受害人继续转款,直至受害人意识到被骗。
2023年4月,茶山镇某工厂员工接到自称“京东”的客服来电,对方称由于事主的京东白条、金条年利率超过国家范围,需要关闭。于是事主添加了对方的QQ好友,过程中,对方又称京东平台关联了微信,导致“微粒贷”平台的利率也超国家范围。于是事主按对方指引将微粒贷的额度全部借出,提现后转到对方指定的银行账户。转账成功后对方又引导事主在支付宝的“借呗”平台借钱,此时事主才察觉自己被骗,共损失70000元。
骗子一般使用虚拟网络电话拨打事主电话,自称系某贷款平台“客服人员”,称事主在平台上注册的账号身份信息为“学生”,需更改为“社会人员”身份,或者有学生贷账户还未销户,如果不注销记录,就会影响个人征信,进而造成后续银行贷款利率升高、消费受限等影响。
2023年5月,茶山镇某租客接到自称“支付宝”客服来电,对方称事主的支付宝账号是学生账号,现在已经出来工作就必须转换为社会人员账号,否则会影响日后的征信。于是事主按对方指引下载“上课宝”app,输入对方指定的ID进入网络课堂,随后又按要求提供了自己的QQ号和邮箱,接着收到了对方发送的征信中心资料。征信资料中,事主看到自己在多个平台有欠款。因担心影响征信,于是事主按对方要求在微信搜索“安逸花”小程序进行贷款,贷款的资金提现到自己的银行卡后又转账到对方的银行卡,当事主转账完准备将转账截图发给对方时,被朋友发现并制止才意识到被骗,共损失8000元。
个人征信记录是无法更改的。正规贷款平台接入了国家征信系统,一旦你有不良的贷款记录,都会被记录,且无法修改。骗子所说的通过注销账号来修改个人征信是不可能实现的。
寻找官方核实最靠谱。接到自称金融平台客服的电话,一定要核实对方的身份,通过官方APP或有官方认证的网站核实,不轻信陌生人。所有和借款费率有关的信息,官方平台均会公布,客服不会通过电话、短信的方式告知用户费率信息调整,更不会让用户打钱至银行账户。
审慎回应添加好友共享屏幕的请求。添加好友共享屏幕是冒充金融客服(虚假征信)类诈骗的固定套路,不要轻易下载视频聊天或屏幕共享软件与陌生人聊天,更不要在共享屏幕中进行银行账户操作,以防个人信息泄露。
来源:平安茶山
东莞本地生活—就在我们身边!
这里发布一切与东莞有关的事情!
声明:本文来自掌上东莞用户投稿,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掌上东莞号”用户上传并发布,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作品版权归源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代表掌上东莞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处理。仅供交流分享不作任何商业用途。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