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300多万元……
高中毕业的94年姑娘,两年骗得1400多万
卢某出生于1994年,临安本地人。高中毕业的她在临安开了一家房产中介公司。
“2017年年底的时候,我想入手一套南苑小区的二手房,当时自己经济能力不够,我就问饶某借了20万,半个月支付了10万的利息,后来房子没买进,为了支付本金和利息,我又问别人高利息借了钱,然后到期了再去问其他人借钱,就这样借款越积越多,到了2019年年底,借款累计到了1400多万。”

自2017年以来,卢某以为客户垫资和银行验资为由,在身边朋友圈里开始了高息借钱的行为,一出手就是高利息。为了支付高额利息,卢某开始不断地从身边人的朋友、同学借款还息。
“我当时想法很简单,只要不断地想办法借款用于周转,到时把钱还上就可以了。”卢某在口供中如此说道。
朋友圈打造“完美人设”,出借人被彻底忽悠
为了维持住所谓良好“信誉”和光鲜的外表,卢某利用借款给自己进行包装,美容、名牌包包等等高额消费,让借钱给她的那些朋友看到她“雄厚”的资本。处心积虑的她,还偶尔会送出借人一些礼物,博得信任。

“是否成为想成为的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在为梦想而努力生活” “买房的95后,恭喜!” “明天应该是忙炸的一天。”
卢某的朋友圈,展现的是一个事业顺风顺水、业务繁忙、积极上进的女生。
1400万哪去了?
公司二楼全是新衣服,光美容就300多万
当经侦大队民警郑永明、金利明在其住处抓获卢某时,对外宣扬银行资金还有2000余万元的她,案发时银行资金仅4万余元。
这么多钱用到哪里去了?
那些为客户垫资、让银行验资的借口仅仅只是借口,卢某所有的所借款项都是用于偿还欠款、支付利息及个人高额消费等资金灭失性行为。
“我们在前期去卢某公司调查涉案物资时,在店面房的二层,楼上全部都是新衣服,很多很多。后来才知道,其实就是涉案物资。”民警说,卢某自己也承认了高消费行为,“光在美容院消费,就用了300多万,有一次一去就消费39万,在杭州一家美容院花了200多万。我们同事都说,真是开了眼界了……”

办案民警也问她:“你为什么到后来开支这么大?”
卢某承认,就是为了能借到钱,她得想方设法营造出这样的人设:我的生意做得大做得好,我是讲信用的人,(款项)讲三天给你就三天给你。
因卢某父母亲早年离异,女儿平日跟家人联系不多。也是直到出了事,打工的父亲才知道,人家在向他女儿讨债,“我这个女儿,我自己生的,没办法,是我管不牢……”
警方提示
掌上东莞—就在我们身边!
这里发布一切与东莞有关的事情!
掌上东莞:最新、最快、还不一样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掌上东莞
声明:本文来自掌上东莞用户投稿,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掌上东莞号”用户上传并发布,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作品版权归源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代表掌上东莞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处理。仅供交流分享不作任何商业用途。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