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2例,死亡2例!提醒:尚无特效药

4月15日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

2025年3月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其中

深圳报告一起食物中毒事件

发病1例,死亡1例

而食物中毒的原因

就是因为误食毒蘑菇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

2025年3月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2025年3月(3月1日零时至3月31日24时),我省共报告2起一般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为较大级别,共发病2例,死亡2例。分别为:深圳市龙岗区报告的一起误食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病1例,死亡1例;珠海市斗门区报告的一起食用蟾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病1例,死亡1例。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

  2025年4月15日


1744778823730.png


当前,随着降雨增多

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

然而,美丽的外表下却暗藏杀机

此前

深圳曾有多人因误食这种蘑菇中毒


1

深圳市民误食白毒伞进ICU

最终死亡


2022年2月龙岗区某市民在野外采摘了10朵白毒伞,回到家里做了一锅蘑菇汤与家人一起食用,大约6小时以后,两人都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症状,经治疗一人病情稳定,另一人病情较重,最终死亡。


2

误食致命鹅膏“白毒伞”

一家3口进了ICU


2020年3月某天,盐田一家5口爬了趟梧桐山。两位老人家在路边休息时,发现了一片白色蘑菇,高高兴兴地摘了一堆回家煮汤。


10小时后,两位老人和女儿都开始恶心、上吐下泻,被送到深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诊断,毒蘑菇已经对他们造成严重的肝肾损害,3人全都得进ICU。


而他们吃的正是致命鹅膏“白毒伞”。赶来照顾3人的女婿无奈地说:“医生说了,三个人的治疗,可能要准备百把万。实在不行就卖房吧。”


误食毒蘑菇请立即就医

据悉,深圳市常见的致命毒蘑菇主要为致命鹅膏菌,又称白毒伞。它号称毒蘑菇界的“头号杀手”。


它最大的特征就是——


头上戴帽(菌盖)

腰间系裙(菌环)

脚上穿靴(菌托)


图片

图源:深圳龙岗疾控


别看它长得小巧可爱,实际上它毒性极强!一个中等大小的白毒伞足以毒死一个成年人,误食死亡率可达75%。幸存的即使痊愈,肝肾损害也不可逆。


今年3月,龙岗区疾控中心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在龙岗区银湖山发现了白毒伞。根据往年调查结果,在梧桐山、凤凰山、碧岭、宝龙等地方也都出现过它的身影。


到目前为止,白毒伞在深圳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毒蘑菇。误食致命鹅膏菌中毒后通常会经历潜伏期、胃肠炎期、内脏损害期。


  • 潜伏期间,毒素不会立即发作,患者通常会在6—12小时内无任何症状,部分患者的潜伏期甚至长达24小时。正因如此,这个阶段非常容易被忽视,导致错过最佳急救时间。


  • 潜伏期结束后,患者进入急性胃肠炎阶段,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可能带血)的消化系统症状,以及头晕、乏力、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此阶段常被误认为普通食物中毒,若未及时就医,病情将迅速恶化。


  • 进入内脏损害期时,胃肠炎症状暂时缓解或消失,看似康复,实际毒素正通过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并随循环系统攻击肝、肾等器官。这个阶段是病情转折点,极易因误判导致治疗延误。毒素全面侵袭脏器,会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肝脏损害表现为黄疸,即皮肤和巩膜发黄,以及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急剧升高。在严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肝衰竭,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或接受肝移植。肾脏损害的迹象包括血尿、蛋白尿、少尿或无尿,严重时会导致肾功能衰竭,需要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 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导致皮肤瘀斑、黏膜出血以及消化道大出血。神经系统症状可能表现为抽搐、昏迷、意识模糊,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幻觉或呼吸衰竭。心血管损害可能包括心律失常、心肌损伤,甚至心力衰竭。


除了白毒伞

这3种毒蘑菇在深圳最常见



1

假褐云斑鹅膏


在坪山碧岭发现有大量假褐云斑鹅膏,食后10分钟至6小时内可能会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图片


2

粉孢牛肝菌


在凤凰山、碧岭、梧桐山都有发现,中毒后有消化道反应、有些会引起神经精神症状。


图片


3

丝盖伞


在梧桐山登山路边发现,含有神经精神型毒素,中毒后瞳孔缩小、流汗、口鼻分泌物增多等。


图片


在华南地区

最常见的毒蘑菇还有这些

图片


我国蘑菇种类繁多,超过3.6万种。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种,但毒蘑菇也达48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致死的蘑菇有40多种,极难分辨。而普通人也很难从外观上判别一种蘑菇是否有毒。人们常常认为颜色越鲜艳的蘑菇越有毒,此种鉴别方法不可靠。


譬如,外表鲜艳漂亮的橙盖鹅膏是著名的食用菌,而通体雪白的鹅膏菌却是致命的“白毒伞”。


图片

▲ 橙盖鹅膏属于食用菌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提示,目前还没有简易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的科学方法,而依据民间流传的经验,也并不能保证避免误采误食野生毒蘑菇。


一旦误食,如何处理?

目前对于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所以,大家一旦误食毒蘑菇中毒,别傻等,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把催吐、洗胃、导泻、灌肠安排上,尽早排出毒素,对症治疗!


那么在发现自己误食毒蘑菇时

我们可以马上做些什么呢?

 01 立即呼叫救护车

万一误食毒蘑菇,立即呼叫救护车。等待救护车时,有条件的可加盖毛毯保温。


 02 催吐

可先让误食者服用大量温盐水,然后用手指(最好用布包着指头)刺激咽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在这里强调下,孕妇慎用催吐,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也不能进行人为催吐,容易引起窒息!


图片


 03 送医院

一起食用过同样蘑菇的人,无论是否发病,同样需要立即到医院检查。


 04 保留毒蘑菇样

食用过的剩余蘑菇应留存,以便有需要时交给医生查明中毒原因。


如何避免毒蘑菇中毒

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市民要做到以下“三不”——


  • 不采摘,踏春郊游期间,广大市民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山林、路边的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

  • 不购买,勿在路边摊贩处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

  • 不食用,为避免引发食源性疾病,要慎食野生蘑菇,集体聚餐、旅游时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采集采购、生产加工、经营销售等环节,应做到不采集、不加工、不经营不认识的蘑菇,要确保在加工、经营的蘑菇中,没有混入有毒蘑菇。


转发出去

提醒更多人



来源: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圳疾控、龙岗疾控、深圳卫健委、深圳市场监管

东莞好生活—就在我们身边!

这里发布一切与东莞有关的事情!

更多

图片


回复【天气】即可获取东莞天气

回复【违章】即可获取东莞违章信息

回复【路况】即可查看东莞最新路况消息

回复【水费】即可获取东莞水费缴纳方式

回复【居住证】即可查看最新居住证消息

回复【台风】即可获取台风最新消息


秉承:“最新、最快、还不一样!”的理念

打造东莞有影响力新媒体一流品牌!


图片

 点击联系我们!投稿 & 商务合作


东莞吃喝玩乐

声明:本文来自掌上东莞用户投稿,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掌上东莞号”用户上传并发布,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作品版权归源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代表掌上东莞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处理。仅供交流分享不作任何商业用途。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0)
上一篇 2025年4月16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