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师与茅台的关系

众所周知

茅台是“国酒”

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在50年代茅台还是普通的酱香酒

之所以可以成就今天这样的地位

离不开一个人——郑大师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郑大师与茅台的关系

1951年至1953年间

国家赎买、没收、接收了解放前茅台镇

最大规模的“成义烧坊”、“荣和烧坊”、“恒兴烧坊”三家烧房

并通过重新组建的形式,成立了地方国营茅台酒厂

郑义兴也于1953年进入地方国营茅台酒厂工作。

郑大师与茅台的关系

当时茅台酒厂正开展以增产节约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提出了“沙子(即茅台酒原料红高粱)磨细点,一年四季都产酒”的口号,郑义兴指出这样进行生产,违背了茅台酒的生产规律,只能生产出普通的高粱酒。但郑义兴的意见并没有引起厂领导的重视,以致茅台酒质量开始下滑。

1956年,全国八大名酒会议在北京召开后,茅台酒厂开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的运动,开始采纳了郑义兴恢复传统操作方法的建议,酒质逐渐得以提高。1958年全厂合格酒由1956年的12.19%、1957年的70%提升为99.42%。为表彰郑义兴的突出贡献,经上级批准,给予郑义兴连升三级工资,奖皮大衣一件,并提升为副厂长,授予工程师称号。

郑大师与茅台的关系

郑义兴自进入茅台酒厂工作后,便将自己积累了30多年的酿酒经验和郑家五代口口相传的酿酒技法整理成册,并动员其他酒师解放思想,能够将各自掌握的技术整理出来,相互借鉴,总结经验。正是通过他的努力,茅台酒厂初步制定了茅台酒统一的操作规程和酿造流程,为贵州茅台酒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3年起茅台酒外销需要,时任厂长的郑义兴提出,可以结合茅台镇民间流传的“飞天仙女临河赐酒”的美丽传说为背景进行设计,取名“飞天”,图形选自于中国古代敦煌石窟中的壁画仙女飞天。从此“飞天”牌茅台酒畅销海内外。所以最初“飞天”牌茅台的创意来自于郑义兴。

1978年,郑义兴在茅台镇去世,享年83周岁。鉴于郑义兴对茅台酒厂的特殊贡献,贵州茅台酒厂在国酒文化城内为其塑像,并尊为“国酒大师”。今天,我们在收藏、研究贵州茅台酒的时候,就必须借助郑义兴的成果。也正是因为拥有了郑义兴对贵州茅台酒作出的巨大贡献,我们在如今才能将茅台酒的辉煌和文化完美地传承下去。

郑大师与茅台的关系

1983年,郑义兴后人,郑氏第八代嫡传酒师郑国祥凭借郑氏祖传的117位中草药制曲秘方,在明清郑氏烧坊的原址上开办郑氏酒厂,郑大师酒凭借古法生产酱香型白酒,其酒体丰满醇厚、回味悠长。郑氏家族,通过一代代匠人不懈的努力和创新,让跨越了中国数千年历史,浓郁着民族个性的酱酒,不断的发展和传扬。郑大师将再造一瓶酱香好酒!

郑大师与茅台的关系

声明:本文来自掌上东莞用户投稿,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掌上东莞号”用户上传并发布,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作品版权归源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代表掌上东莞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处理。仅供交流分享不作任何商业用途。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3)
上一篇 2021年4月16日
下一篇 2021年4月1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