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溃!东莞暴雨致车辆泡水!广东超4万笔车险报案!

近日,受暴雨影响,广东多地出现城市内涝。广东保险业已经累计接到超4万笔车险报案,多为水淹车导致车辆受损,东莞、惠州是重灾区。居住在东莞某小区的小米SU7车主卢先生与肖女士,都因为暴雨遭了殃。


卢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的小米SU7 pro是3月6日下定,7月24日提车,中间等了140多天,提车后才开了12天,并且车辆目前还没有上牌。

8月5日早晨6:10,卢先生接到电话醒来时,暴雨已致河水水位涨高,造成城市内涝,卢先生的车辆停放处整条街都泡在水里,水位几乎到达车顶。

目前,小米公司给出的回应是“直接走全损就好”,保险公司还未回复。卢先生表示,小米SU7下定到提车等待的时间太久,自己已经打算换其他品牌的车辆。

另一位车主肖女士告诉记者,8月5日凌晨,自己居住小区的地下车库因为暴雨涨水,整个车库都被淹没。而自己的小米SU7于3月份下定,7月10日才提车。由于提车后去新疆旅游了十来天,回来之后又一直在忙,到目前,一直未给车辆上牌。


肖女士说,小米公司和保险公司方面都回复称,要等地下车库的水抽干,将车拖走后再定损并进行相关的处理。肖女士还透露,自己被淹的车与卢先生的车内饰和外观都一样,卢先生已经与自己取得联系。


图片



仍有不少车主正在等待理赔


目前,仍有不少车主在等待车辆施救、核损以及理赔。为了加快进度,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中华财险、国寿财险、大地财险等保险公司从全国、全省抽调上千名理赔骨干驻扎东莞、惠州受灾严重的镇街,加班加点开展救援理赔。



遭遇水淹车怎么办?

保险能不能赔?赔多少?

如何正确操作?

哪些情况会被拒赔?



十问十答说清楚水淹车的保险理赔


 01、车辆被淹,保险赔不赔?

能赔!前提是投保了车损险。当车辆因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导致被淹受损,车损险可以理赔。


注意!燃油车被水淹后若二次启动致发动机故障,保险可能会拒赔。此外,故意将车驶入深水区等人为因素导致被淹,保险公司也不予理赔。


02、淹到什么程度才赔?

水淹车分为六个等级:


一级:积水刚刚没至车辆底盘,车辆地板可能会受潮,大量进水可能性低,对车内电气设备影响较小。


二级:积水没过车轮一半,车内会开始进水,可能影响车身较低轿车的座椅调节电机及加热通风等电气部件。


三级:积水几乎完全没过轮胎,车内水位会淹没车辆座椅坐垫、中央扶手区,影响大量电气设备。


四级:积水没至发动机舱盖,车内水位上升至仪表台,车辆大灯、发动机舱内的发动机进气管开始进水。


五级:积水完全没过发动机舱盖,几乎所有车内电气设备都会受影响。


六级:积水没过车顶,车辆顶棚、天窗模块受影响,车内各部件都被淹没。


以上水淹受损保险均可以理赔,建议第一时间将车辆拖至维修单位检修,避免电气设备腐蚀导致损失扩大。


03、如何正确报保险?

在发现被淹的48小时内,打保险公司的报案电话或者在保险公司的APP、小程序发起报案。


报案要说明时间、地点、水淹高度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对水淹现场和车辆内外拍照。外部拍照时可在车辆的四个对角拍照。要拍清楚水位线、车牌号、车辆整体状态及周边参照物等,便于保留证据。


04、怎么请拖车?

向保险公司报案后,保险公司会提供相应的救援服务。


若保险公司拖车紧张,可以自己联系拖车,费用合理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会给予理赔,保留好拖车费发票。


维修点可选择保险公司推荐的,也可自行选择具有二类以上资质的修理厂。后续会由定损员、修理厂、车主共同确认损失项目和维修方案。


05、定损怎么定?

保险公司会根据车辆价值、水淹高度、时间和水质等,对车辆外观、内饰、机械部件等进行定损。


一般水淹高度达到仪表台及以上,或维修成本过高,可能会被判定为全损,水淹5级及以上定为全损。


图片


06、赔多少钱?

最终根据维修方案确定赔付金额,赔偿金额不超过车损险的保额。车损险保额可在保单上查询。


07、车内的贵重物品能赔吗?

不赔。车辆保险并不覆盖对车内财产的保障。


08、车被暴雨冲走,找不到怎么办?

先向保险公司报案,再找自然灾害发生地的街道、乡、镇以上政府部门出具机动车因自然灾害造成灭失的证明,然后带该证明和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到车管所办理注销车辆登记。


保险公司通常按“推定全损”处理。若车辆后续被找回,需重新定损并调整理赔方案。


09、如果是新能源车浸水呢?

新能源车理赔流程与燃油车基本一致,要经过报案、现场查勘、定损、赔付等阶段。


但新能源车的定损标准有一定区别。新能源车一旦泡水后一般要检测电池包气密性、高压线束绝缘电阻等项目。另外,新能源车电池在底盘易泡水且维修成本高,被推定全损概率更高。


10、这次出险会影响第二年保费吗?

会,车辆水淹理赔后第二年的商业车险会涨价。保费费率会根据车辆近3至5年的出险记录来确定。具体涨幅因保险公司和地区而异。


来源:南方日报、广东发布


东莞好生活—就在我们身边!

这里发布一切与东莞有关的事情!

更多

图片


回复【天气】即可获取东莞天气

回复【违章】即可获取东莞违章信息

回复【路况】即可查看东莞最新路况消息

回复【水费】即可获取东莞水费缴纳方式

回复【居住证】即可查看最新居住证消息

回复【台风】即可获取台风最新消息


秉承:“最新、最快、还不一样!”的理念

打造东莞有影响力新媒体一流品牌!


图片

 点击联系我们!投稿 & 商务合作


东莞好生活

声明:本文来自掌上东莞用户投稿,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掌上东莞号”用户上传并发布,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作品版权归源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代表掌上东莞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处理。仅供交流分享不作任何商业用途。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0)
上一篇 3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