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千万别碰!东莞人去海边的注意了,近期大面积发现……

五一假期
深圳大梅沙海滨成为众多游客的热门选择。
然而近期,
这片碧海银沙却迎来一群“不速之客”
大量水母悄然现身海域,
引发游客与网友热议。


图片
图片
图片


它们看起来像塑料袋

其实是水母


图片

广东深圳海边的水母(图源:央视新闻)


近日,

有游客在大梅沙海域发现成片漂浮的透明生物,
形似塑料袋,实则为水母群。
社交媒体上,
多名网友晒出实拍画面:
从岸边浅水区到离岸800米的海面,
水母密集漂浮,
有的触须清晰可见,
令人触目惊心。


2.gif

图源:小红书网友@山海一驴

图片

图源:小红书网友@他说他叫小太阳📷

image.png

图源:小红书网友@LoRa YaNg

1746415674974.jpg

图源:小红书网友@Dr. Dong

1746415706268.jpg

图源:小红书网友@好好


据媒体报道,一名桨板教练在距离大梅沙岸边约800米处发现大面积水母聚集。公园工作人员回应称,目前已加强巡逻并划定安全游泳区域,同时通过广播、标识提醒游客远离危险生物。


此前,深圳一名7岁男孩在大梅沙海滨游玩时,意外被海面上疑似水母的白色漂浮物蜇伤。随后,该男孩双腿出现大面积红肿,部分皮肤溃烂,还先后进行了两次植皮手术。


医生介绍,男孩的伤势严重,也跟受伤后的处理方式有关:家长用清水冲洗,刺激水母释放更多的毒素,进一步加重伤情。


图片

△被“咬”男孩的腿出现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坏死,小部分有感染迹象




被水母蜇伤

掌握这些急救方法



水母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要特别注意的是,水母的触须与本体分离后仍具有活性,也能蜇伤人,一定要远离,千万不要随意触碰。若不幸被蜇伤,牢记以下几点:


1、如被刺伤部位仍有水母残留,先用海水冲洗患部,再戴上手套用镊子等工具将其摘除。 



2、如感到疼痛、瘙痒,千万不要用手抓挠,以免皮肤中的刺丝分泌新的毒素。


3、用冰袋敷在患部可减轻疼痛感,如出现以下症状,务必及时就医。


  • 蜇伤处皮肤红肿明显,出现烧灼样刺痛,溃烂;

  • 全身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痛头晕、乏力、关节痛等;

  • 可能致命征象,如荨麻疹症状、喉头肿胀、呼吸困难、神志改变,甚至心脏骤停。




 千万别做!


1. 徒手扒水母触手


不要徒手扒开、用沙子或衣物摩擦身体残余的水母触手。这些做法的过程中,施加的压力会刺激水母,导致水母释放更多的毒素。


2. 用淡水或尿冲洗


淡水和海水的渗透压不一样,会引起触手和刺丝囊爆裂而释放大量毒素。也不要用尿液、乙醇、氨水等冲洗,这样做也会加重中毒症状。




最后提醒大家,在海边游玩时,除了需警惕水母伤人,还需留意海蜇、海胆、有害藻类等浅水区生物,一旦被蜇伤也会出现水肿、疼痛等症状,务必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转发提醒更多人知道!

千万别碰!


来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国家应急广播等

东莞好生活—就在我们身边!

这里发布一切与东莞有关的事情!

更多

图片


回复【天气】即可获取东莞天气

回复【违章】即可获取东莞违章信息

回复【路况】即可查看东莞最新路况消息

回复【水费】即可获取东莞水费缴纳方式

回复【居住证】即可查看最新居住证消息

回复【台风】即可获取台风最新消息


秉承:“最新、最快、还不一样!”的理念

打造东莞有影响力新媒体一流品牌!


图片

 点击联系我们!投稿 & 商务合作


东莞吃喝玩乐

声明:本文来自掌上东莞用户投稿,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掌上东莞号”用户上传并发布,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作品版权归源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代表掌上东莞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处理。仅供交流分享不作任何商业用途。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0)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