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网络水军又一次大规模造谣引流、恶意抹黑中国红牛
率先将红牛饮料带入中国市场的是华彬集团董事长严彬及其团队。
1984年,严彬在泰国创办华彬集团,并于1995年与泰国红牛、泰国天丝在中国合资成立了中国红牛,拥有了红牛商标在中国的经营权。
按照中国红牛的说法,中泰双方开始合作时,曾签订了一份“50年协议书”。其中第一条规定,只有中国红牛有权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红牛饮料,其他方在获得书面许可或同意前均不得销售。第七条则注明,协议有效期50年。
严彬对泰国红牛的配方、品牌形象以及外观设计都进行了本地化改造,并投入上亿元营销,打响红牛品牌知名度。2015年,该品牌饮料销售额则超过230亿元。
2016年10月,泰国天丝向华彬集团的中国红牛发起商标侵权诉讼,声称“双方约定的授权经营期限为20年,已到期,华彬红牛需停止使用‘红牛’品牌”。
华彬集团不服,坚称双方最初协商的经营期限为50年,“注册公司时,受规定限制才将经营期限定为20年”。
自此,合作双方进入持续多年的商标争夺战,双方打了多场诉讼,涉及范围波及华彬红牛经销商、渠道商、供应商等。
2019年初,华彬红牛向广东深圳前海法院状告泰国天丝等,请求判定“50年协议”有效。2022年12月29日晚,中国红牛声明称,“该公司收到深圳前海法院判决书,该判决不仅认定了‘中国红牛’自1995年始享有在中国境内独家经营红牛饮料50年的合法性,而且也确认了泰国天丝及任何第三方在中国生产销售红牛饮料行为的非法性。”
2022年12月30日中午,泰国天丝发表针对“50年协议”的声明,对中国红牛的相关言论进行了反驳。泰国天丝认为,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书是“一审判决,尚未生效”,该公司已启动上诉程序,“并将坚决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自身权益”。
在泰国天丝发起的一系列诉讼的影响下,中国红牛的销售渠道受到了严格限制。时代财经注意到,目前在天猫、京东等渠道,已经无法找到中国红牛所销售的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的身影。
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中国市场,不仅有中国红牛、泰国天丝的4款红牛产品,奥地利红牛产品也在上市销售。
来源:南方+客户端(记者 欧志葵)、羊城派、新黄河客户端、证券时报、中国网
掌上东莞—就在我们身边!
这里发布一切与东莞有关的事情!
投稿 & 合作 & 建议 & 联系
合作电话:0769-85558885
合作微信 | zrg286
点个👍,点亮
,让更多人看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掌上东莞”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