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疫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
而暑期已临近尾声
各大高校、中小学即将开学
学生流、返乡流与旅游流相互叠加
暑期返程客流高峰已至
随着来(返)莞人员增加
人员流动性增大
疫情输入风险增大
为保障市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东莞疾控紧急提醒:
-
近7天内有中、高风险区旅居史或与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有交集的来(返)莞人员,请务必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工作单位或所住酒店报备,并配合做好医学隔离观察或健康监测等健康管理工作。
-
倡导外市来(返)莞人员免费进行核酸“三天两检”(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7天内不聚集,不串门,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外出时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
非必要不前往海南、新疆、西藏、青海等涉疫地区。
-
有海南非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返)莞人员请主动向所在社区、工作单位或所住酒店报备,开展3天居家健康监测(从离开海南之日起算),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外出,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倡导在第7天接受一次核酸检测。
-
有西藏非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返)莞人员实施3天居家健康监测(从离开西藏之日起算),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外出,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倡导在第5、第7天各接受一次核酸检测。
-
有新疆非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返)莞人员请主动向所在社区、工作单位或所住酒店报备,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未完成前避免外出。
-
有青海非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返)莞人员开展3天居家健康监测(从离开青海之日起算),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外出,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倡导在第5、第7天各接受一次核酸检测。
-
莞深往返人员在保持48小时核酸阴性前提下倡导增加核酸检测频次,建议保持24小时核酸阴性。
-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扫“场所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每个人都要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
申报人员范围
申报操作指引


一、跨市通勤申报
第一步:根据实际居住情况进行操作;
第二步:点击“在莞居住”或“外市居住”;
注:“在莞居住”、“外市居住”都支持“代亲属上报”,具体均可参照以下步骤。
在莞居住:
(1)“通勤情况”选择,请按实际情况勾选“日通勤、周通勤、周内多次通勤”;
(2)“在莞详细居住地址”选择默认地址或点击“此处”进行自主填写,自主填写支持“扫门牌二维码、地址关键词搜索、手工录入”;
(3)“居住类别”选择,请按实际情况勾选“商品房(自住)、商品房(租住)、自建房(自住)、自建房(租住)、单位宿舍、其他”;
(4)“外市工作、学习地”选择,请如实勾选外市工作、学习所在地的市、县(区)、镇(街道);
(5)勾选“我已阅知本申报所列事项,保证以上申报内容属实,并同意授权采集相关信息用于疫情防控。”并提交申报。

外市居住:
(1)“通勤情况”选择,请按实际情况勾选“日通勤、周通勤、周内多次通勤”;
(2)“单位地址”选择默认地址或点击“此处”进行自主填写,自主填写支持“扫门牌二维码、地址关键词搜索、手工录入”;
(3)“在莞工作、学习单位名称”填写,请如实填写工作单位或者学校全称;
(4)“外市居住地”选择,请如实勾选外市居住地址的市、县(区)、镇(街道);
(5)勾选“我已阅知本申报所列事项,保证以上申报内容属实,并同意授权采集相关信息用于疫情防控。”并提交申报。


第三步:成功提交申报后,可在“历史申报记录”查看上报情况。若需修改信息可点击“变更”进行重新申报;当通勤情况结束,可点击“注销”结束通勤报备;
二、跨市通勤人员打卡指引
当通勤的城市发生本土疫情或输入性风险较大时,在每一次通勤抵莞后,需进行一次打卡。
第一步:已完成跨市通勤申报的人员,请点击“已申报●一键打卡”进行通勤打卡;无有效通勤申报记录的人员不支持“一键打卡”操作。


第二步:进入打卡操作页面,选择对应人员进行打卡。
第三步:上传最新的粤康码截图,完成后点击“一键打卡”。
第四步:打卡完成后,可在历史申报记录查看到最近一次的打卡时间及前十日(不含今日)累计打卡次数。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请跨市通勤人员按照上述指引进行通勤报备。信息核验中采集的个人疫情防控信息将严格遵守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采集的个人信息仅用于疫情防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泄露,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感谢市民群众对我市疫情防控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技术咨询电话:(0769)12345。
来源 | 东莞疾控

声明:本文来自掌上东莞用户投稿,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掌上东莞号”用户上传并发布,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作品版权归源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代表掌上东莞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处理。仅供交流分享不作任何商业用途。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