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右滑动查看图片>
隐翅虫皮炎
当时看到她脸上的红肿和脓疱,我们基本上就可以断定是隐翅虫皮炎,症状很典型。夏季是隐翅虫皮炎的高发期,该病是皮肤接触毒隐翅虫的强酸性毒液引起的。
她接诊过一些患者,都是睡前还好好的,一觉醒来发现脸上或身上突然出现红斑。这往往与他们的一个习惯有关,就是开灯睡觉。隐翅虫昼伏夜出,且有趋光性,晚上房间开着灯,会吸引隐翅虫过来。
隐翅虫也叫"飞蚂蚁",看上去就像蚂蚁长了翅膀,是一种带有强酸性毒液、黄黑相间的小虫子,每年的六月至九月份,会大规模地出现,如果在野外被它叮咬,身上就会出现红肿,还会出现脓点溃疡。
夏秋季雨后是隐翅虫活跃的时期,一般出现在潮湿的草地,此外,不少人会在家里看到隐翅虫的身影。隐翅虫有趋光性,夜间会向灯光处飞行。
隐翅虫虫体各段均含毒素,呈强酸性。虫腹末端有肛门,会分泌毒液。如果用手直接拍死隐翅虫,皮肤一旦粘上,就会出现条索状、点状水肿性红斑,或者出现丘疹、水疱、脓疱甚至灼痛、瘙痒等症状。
隐翅虫夜间常围绕灯光飞行,停留于皮肤上的虫体被拍打或压碎后,其体内的强酸性毒液会导致发病。
隐翅虫皮炎是指皮肤接触隐翅虫体内毒液后所致的接触性皮炎,临床表现为接触毒液数小时到2天后,局部出现条状、片状或点簇状水肿性红斑,其上密集丘疹、水疱或脓疱,可发生糜烂、结痂及表皮坏死,有瘙痒、灼痛和灼热感。
若发生于眼睑或外阴则明显肿胀,反应剧烈或范围较大者还会伴有发热、头晕、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隐翅虫不咬人,人们患隐翅虫皮炎是因为皮肤接触到了隐翅虫体内的强酸性毒液。
pH值为1—2,是个什么概念?这已经属于强酸的范围了,和普通浓度盐酸的PH值差不多(1摩尔/升盐酸的pH值是1)。平时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洁厕剂,pH值就是2左右。
直接接触虫体体液是引起隐翅虫皮炎的主要途径。所以,如果有隐翅虫落在皮肤上,不要用手拍打、揉搓,轻轻吹掉或用其他物品将虫子拿掉。若手已接触隐翅虫,立即用肥皂水反复清洗。
预防隐翅虫最有效的办法是,关好房间的纱门纱窗,防止它进入室内。普通的花露水对隐翅虫是无效的,但是驱蚊剂对它起作用。
来源:网络
掌上东莞—就在我们身边!
这里发布一切与东莞有关的事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掌上东莞”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